国网天津电力:承接非首都功能项目供电服务

  新年伊始,天津市政府部署实施“十项行动”,又一次将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首要任务。作为“大国重器”“顶梁柱”的中央企业,国网天津电力在2月15日发布“全力服务保障‘十项行动’电力赋能天津高质量发展”36项服务新举措,坚持把自身发展放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中谋划,建立非首都功能疏解项目协调管控机制,加强与政府项目审批平台共享合作,及时解决项目落地过程中的突出问题,保障项目按时接电需求,高质量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。

  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“一基地三区”功能定位主要承载地的滨海新区,聚焦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一“牛鼻子”。2022年,滨海新区引进北京重大项目62个,协议投资金额620.4亿元,中央企业在滨海新区新设机构123个,注册资金715.7亿元。一个个重大项目落户、一项项重大工程实施,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在这里不断向纵深推进。

  初春,位于滨海新区南港工业区中石化LNG接收站110千伏变电站增容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。中石化LNG项目是滨海新区主动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重大项目,对于完善天津乃至环渤海地区的供气格局,优化环渤海地区能源结构,提高京津地区天然气供应的安全平稳至关重要。

  2019年11月,中国石化天津LNG二期增容项目送电,总容量达100000千伏安,本期项目将增容25000千伏安。增容后,将助力中国石化天津LNG储气量从1030万吨提升至1165万吨。“三期增容项目启动后,电力公司为我们开通绿色通道,根据项目需求,从业务咨询、技术指导、质量把关、工期安排等方面,以最简流程、最优方案、最快速度提供全方位跟踪服务,使项目得到了快速实施。”中国石化天津LNG项目三期工程检维修部党支部书记王炯杰说。

  “滨海新区是天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主战场。我们按照‘主动对接、超前服务’原则,为重大项目提供‘专家+管家式’一对一服务。宁可电等人,也不让人等电。”国网天津滨海公司营销部副主任汪宗达说。

  电网连“三地”服务重“千金”。

  随着北京公共服务资源布局不断优化,三级甲等重点医院疏导外建步伐加快。天津市通过规划医疗资源布局、建设专科联盟和深化执业改革等多种形式,实施三地医疗资源互通互利,为缓解北京就医压力,提升医教研防能力,方便京津冀患者就医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
  位于天津市静海区团泊西的北京协和医学院天津医院,是天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,缓解北京就医压力,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举措,按照智慧化、现代化和绿色医院标准,定位打造研究型、创新型国家医学中心,是京津冀特大城市群医疗协同发展的典范,目前,该医院二期工程正在快马加鞭建设中。

  据了解,为医院建设专用的一座35千伏输变电工程已进入设备调试阶段。届时,医院的用能将更加安全可靠。该医院项目部负责人鲁志章介绍:“一期工程已经总体封顶,预计今年底就能投入使用。电力优质的服务,工作上的‘温度与速度’,为我们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和学习的榜样。”

  “京津冀如同一朵花上的花瓣,瓣瓣不同,却瓣瓣同心。”

  京津冀协同发展实施九周年以来,国网天津电力按照天津市委和国家电网公司党组总体部署,主动对接产业转移项目,建立重大项目点对点专属服务机制,政企协同开展现场服务,推动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项目供电服务落到实处。(来源:新华网天津频道)